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因西南大区撤销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为承担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大量珍贵文物抢救、展示和研究工作,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舍由主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保卫中国同盟总部(重庆宋庆龄纪念馆)、涂山窑遗址四部分组成。
新馆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年均接待观众270万人次。现有馆藏文物11.35万余件套(单件超28万件),珍贵古籍善本1.8万余册,涵盖35个文物门类,形成了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瓷器、书画、古琴”等为特色的藏品系列。常设《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等展览10个,年均推出临时展览20-30个,加以《重庆大轰炸》半景画演示和《大三峡》环幕电影两大展示亮点。
造化三峡
经过几十亿年的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在“晋宁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玛拉雅运动”等地质运动的作用下,造就了长江三峡地区奇特的地貌景观和山川形胜。三峡由雄伟险峻的瞿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滩多水急的西陵峡组成,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这里四季分明,冬稍冷,夏炎热,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动植物种类繁多,三峡库区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的物种有150种、珍稀濒危植物5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4种。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7种,探明储量的有54种,开发利用的有39种。已探明16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在全国前10位。
山水之间
长江三峡是中华文明璀璨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三峡人与山水为伴,世代耕耘,辛勤劳作。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三峡人大山一样宽厚坚忍的性格,大江一样豪放旷达的气度。那些延伸在峡江绝壁上的栈道,勒在峭壁上的纤痕,留在峡江两岸岩石上的纤道,纤夫在急流险滩中高亢昂奋的号子,都真实记录了三峡人的生存状态,见证了三峡人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在与山水的撞击中,三峡人传承历史、创造文明,形成了独特的三峡文化。
三峡风流
长江三峡不仅以它举世罕见的高江急峡、危崖秀峰成为世界地理史上的奇观,而且还以它绚烂多彩的历史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和流传千古的瑰丽诗篇,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
永远的三峡
宏伟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有三峡百万移民的无私奉献,也是中国人民勇气和智慧的体现,更是综合运用当今世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结晶。三峡枢纽工程竣工以后,将彻底改变长江的面貌,瑰丽三峡与雄伟的大坝建筑珠联璧合,让你不由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巧和现代科技改天换地的神奇。
旧石器时代
在考古学上,将人类只会用打制的方法制造石器的这段时间,称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从猿进化到人以后,人类经历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人类历史的童年。旧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三、四百万年前,止于距今一万二千余年前,占人类时间长河的99%以上。
新时器时代
中国大约从距今14000年前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正式迈入青铜时代,历时上万年。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的标志,它表明:人类不再完全向自然界进行索取,开始进行自主生产了。之所以叫做新石器时代,是因为这一时代广泛使用磨制过的石器,而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由沾土制作的陶器也已诞生,这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磨制石器、陶器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它们也是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
青铜器时代
青铜时代是指人类主要使用青铜工具和兵器的时代。世界各地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不同,1万年前的西亚人就已经用自然铜制作装饰品。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早出现的是黄铜,后来又加入了锡和铅,制作出硬度更高,更耐磨的青铜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
城市变迁
重庆周朝时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设巴郡。在此后漫长的古代时期,重庆一直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重庆的近代化是从它成为通商口岸开始的。1890年3月,中英在北京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英国取得了在重庆开埠通商的权利。1891年正式开埠后,重庆成为长江东西贸易主干道的起点和长江上游商品的集散中心。重庆随着经济的繁荣逐步发展起来。
山城漫步
重庆,曾经是古代巴国的首府、秦王朝的巴郡,但直到1891年开埠前后,它仍不过是一个方圆不足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5万的封建城邑。近代,地处内陆的重庆比沿海一些城市的发展滞后了一些。但是,利用区位与地理上的优势,把握历史给予的一次又一次机遇,重庆城仍于殖民的冲击和陪都的战火中,逐步完成了自己城市近代化的历程。
工业崛起
中国近代工业是在外资侵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条件下产生的,它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然后逐渐向内地推进。重庆近代工业的产生,比沿海城市晚20—30年。随着重庆开埠和川江航运的近代化,重庆近代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封建军阀多重压迫的历史夹缝中逐步兴起。1891年,重庆第一家近代企业森昌火柴厂建立,1905年,又建成了第一家大型机械化企业重庆铜元局。1911年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重庆近代工业的发展进程,从而使重庆近代工业的产生从个别企业、个别行业推及到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到1936年,重庆已经在火柴、缫丝、采煤、钢铁、兵工、机械等许多部门出现了近代工厂。
英雄城市
重庆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对推动中国革命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爆发后,重庆即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国内外政治精英云集重庆。1938年10月,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直至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为重庆这座城市造就了坚强的个性,孕育了永载千秋的红岩精神。各民主党派、社会各阶层的爱国民主人士纷纷汇集于重庆,重庆成为大后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舞台和民主党派诞生的摇篮。
巫山龙骨坡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古人类遗址,于1984年发现,1998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先后经历了1985—1988年、1997—1998年、2003—2004年等多次发掘,出土文物上千件,其中珍贵的是“巫山人”(Homo erectus)一段左侧下颌骨化石。与“巫山人”化石同一层位出土的还有步氏巨猿(Gigatopithecus blacki)牙齿和120种脊椎动物化石。龙骨坡遗址的石制品数量超过百件。遗址堆积地层时代属早更新世早期,含人化石层位的年代,经古地磁和铀系等多种方法测定,为距今200万年。
该器造型呈喇叭口、束颈、折肩、弧腹、高圈足。器身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夔纹和饕餮纹;造型与纹饰总体呈中原文化商末时期的特征,而模糊的地纹,粗犷的铸造风格,又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此,三羊尊应该是巴人在商文化强烈影响下的一件自制重器,是迄今所见巴人故地较早的一件大型青铜容器。该器对于研究古代巴人的矿冶技术、文化进程以及商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02年出土于涪陵小田溪墓地。通体长28CM、宽16.8CM、高29CM。整体呈鸟形,具有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通体饰细蜜的羽纹,在羽纹上有规律的镶嵌绿松石。造型、纹饰及装饰极其精美。青铜器中的尊本是酒器,这件尊通体上下除鱼形嘴外,了无一孔,不具备容器的实用性,应系学习中原地区的鸟兽尊而作。其体轻、壁薄、中空,铸造难度极高。出土于巴人的贵族墓地,是研究巴人的审美情趣,工艺水平和铸造技术难得的艺术精品。
錞于是古代的打击乐器,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前期,在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都有发现,其中以巴人故地发现为集中,成为巴文化具特征性的青铜乐器。
这件錞于属战国晚期的巴人作品,其通体完整,音质优良,造型厚重,形体特大,有“錞于王”之誉。其上部的钮作虎形,栩栩如生,不怒而威,虎腿以漩纹勾画出神物特征,是巴人虎崇拜的又一重要例证。虎钮的周围,分布着五组“图语”:椎髻人面、羽人击鼓与独木舟、魚与勾连云纹、手心纹、神鸟与四蒂纹。这些图语对研究巴文化是极为重要的资料,其中羽人击鼓与独木舟已经被选取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外墙浮雕的中心图案。
9:00-17:00(16:00后停止入馆,16:45清场,17:00闭馆);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轨道交通:
轻轨二号线曾家岩站,轻轨三号线牛角沱站。
公交线路(大礼堂站、学田湾站):
乘坐132路、145路、181路、261路、262路、265路、421路、829路、862路(内环)、866路、881路、152路、215路、104路、112路、338路、609路、322路即可。
1951年3月8日,西南博物院在重庆成立。
1951年10月,西南博物院正式对外展出,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题写馆名。
1953年10月,西南人民科学馆(原名西部科学院)并入西南博物院。
1955年6月,西南大区撤销,西南博物院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
2000年9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重庆市博物馆正式并入,加挂重庆博物馆馆名。
2005年6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址正式对外开放。
2006年11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荣获文化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07年4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荣获《十佳旅游美景》。
2009年7月10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与埃及努比亚博物馆签订了《友好合作意向书》。
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07年,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受国家文物局的表彰。
2008年5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0年5月,荣获重庆市市级科普基地。
2014年12月,荣获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荣誉称号。
2014年12月21日,获得“重庆地标新名片”荣誉称号。
2018年5月18日,获“2018年全国创新力博物馆”称号。
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